金浪 / Gold Waves
teamLab, 2017, Digital Work, 4 channels, 6 channels, 8 channels and 12 channels, Continuous Loop
金浪 / Gold Waves
teamLab, 2017, Digital Work, 4 channels, 6 channels, 8 channels and 12 channels, Continuous Loop
我們在電腦空間內以模擬波型來建構水在三次元空間下的動作。透過無數水分子的連續體來表現水,並且不斷計算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且還利用水分子動作來描繪線條,在三次元空間的波浪表層上描繪線條。然後把這些被立體描繪的線條的集合,透過teamLab所發想的「超主觀空間」理論轉換成平面化的影像作品。
在近代之前的日本繪畫作品中,如河川、大海等水文常常會以線的集合體來表現。而這些線的集合體就像是生物一般,讓人能夠感受到某種生命的活力。
我們認為實際上近代之前的人們,就像是在看古典日本繪畫(把河川、大海等,視為就像是具有生命力一般的線的集合體)一樣的觀察世界。
近代之前的人們"為何"能夠做出似乎從河川、大海之中感受到生命的行為舉止,以及"為何"能夠作出似乎將自己視為自然一部分的行為舉止?我們認為這些繪畫表現中應該隱藏著對於上面問題的提示。
而且我們認為這應該也是能讓因常識所僵化的現代客觀世界,與近代之前人們所看到的主觀世界重新統合在一起的提示。
如果本作品之中瀑布的呈現方式比起從影像紀錄之中被編輯的真正瀑布,更能夠消除觀賞者與作品世界之間的境界線、讓觀賞者產生進入作品世界之中的感覺;甚至更大膽地說,讓觀賞者覺得線的集合是生命體、讓觀賞者產生附身於瀑布的感覺的話,我們認為應該就能藉此查覺到近代以前日本人的「觀察世界的方式」與從中產生"對世界的行為舉止"之間的連結。
對於那些不將自然作為觀察對象,而根據"觀察者本身也是自然一部分"這種思維產生的行為舉止,我們認為應該是因為過去的人們將河川、海洋等自然的一部分視為生命體來表現,並且形成較容易附體於自然的一部分的這個觀點。也就是說,我們認為當感覺自然與自我的境界不存在時就應該比較容易產生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