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 Subjective Space and Digital Art

「超主观空间」让观赏者实际感受参与到数位艺术作品之中,也就是说让作品根据人们的举动而自由变化,以及让人们在空间内自由走动从而感受作品,拥有非常大mm的可能性。
观赏者不再需要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欣赏作品,因此在观赏时也不会觉得隔壁的人妨碍到自己。
而且艺术作品还能在维持原本魅力的状态下,根据人们的参与行为而产生变化。不管是观赏者还是艺术作品都能变得更加自由。
同样的在所有的文化圈中、时代变迁的影响下被舍弃的古老文化、也是有可能在新的社会以无法想像的形式再度开花结果。

「空间适应性」是指「摺叠、分割、连接」

在屏风跟拉门画这种透过「超主观空间」而平面化的作品空间之中,具有平面被“摺叠、分割”也不会不自然的特徵。而这样的特徵与数位作品的「空间适应性」有着非常好的相容。透过“摺叠、分割”的手法,我们能够把平面於观赏者实际所在的现实空间里重新建构,并且自由创造崭新的作品空间。

巨大的空间与视角的移动

以西洋美术中的透视法所创造的平面里,对观赏者来说能观赏的最佳位置就只有一个被设定好的固定位置而已。但是「超主观空间」的平面不会限制观赏者进行观赏的位置,让观赏者能够自由地移动视角。也就是说,观赏者能够随心所欲地在自己喜爱的位置上观赏作品。透过「扩大性」与「空间适应性」的特性,数位艺术能够轻易地变成巨大的空间。至今为止的绘画作品都是让观赏者停留在一个固定位置来观赏的作品。但是在「超主观空间」理论所创造的平面里,观赏者能够在巨大的艺术空间里自由地移动、观赏作品。

在现实空间与作品空间之间自由来回

「超主观空间」理论所创造的平面具有让观赏者一边客观地观赏绘画,并一边进入绘画之中的理论性特徵。因此在透过数位化技术变得巨大空间的「超主观空间」作品里,观赏者可以体验到一边认知现实空间,一边在作品空间之中步行的感觉。

所有的观赏者都能够以自己为中心「参与」到作品之中

在藉由「超主观空间」理论所创造出的平面里,由於“没有被限制的视角、没有消失点”等特性,所以也不具备投影面和焦点距离等概念。因此就算是非常巨大的作品,在任何一个位置依旧都能够“以观赏者为中心来体验作品”。因此当作品属於“Interactive(双向性)”时,能够与观赏者做为中心让作品变化的特质产生相当优秀的相性。

也就是说,所有的观赏者能够在彼此没有优劣高低的状况下参与作品之中,并且能以自己为中心欣赏到受到自己与所有人影响的作品。